一、夹具的特点
1. 我们知道通过夹具夹持试样(或产品)对试样进行加力,夹具所能承受的试验力的大小是夹具的一个很重要的指标。它决定了夹具结构的大小及夹具操作的劳动强度的大小,试样材质有金属和非金属之分,形状有大小之分。材料的成分组成各种各样,试样所能承受的试验力小到几十厘牛(如纺织用氨纶丝),大到几十吨(如普通钢材等;国内的电子式拉力试验机试验力为600KN,0.5级机),试样尺寸小到直径φ0.006mm的金丝,大到直径1m的PVC管材等。这就要求根据不同的试验力、试样的形状大小选择设计不同的夹具。
2.对夹具材料的要求:
①对一般的金属及非金属试样, 夹具的钳口直接与试样接触,精密橡胶拉力试验机,一般都选用优质合金结构钢,合金高碳钢(或低碳合金钢)、冷作模具钢等,通过适当的热处理工艺(淬回火、渗碳淬火等)增加其强度、耐磨性;有时也在钳口处镶装特种钢材,或在钳口表面喷涂金钢砂等。
②对一些小试验力的夹具,橡胶拉力试验机维修,与试样接触的表面采用粘软质胶皮等。(例如:塑料薄膜、纤维丝等试样的夹具夹持面。)
③夹具体一般采用优质中碳钢、合金结构钢,通过适当的热处理工艺增加其力学性能。有时为了减轻重量也采用铝合金等有色金属及特种金属。有时也采用铸造结构(铸钢,铸铝等)。
3.对夹具结构的要求:
① 夹具的设计主要依据材料的试验标准及试样(特指成品及半成品)的型状及材质。以上所说的试验标准是指ISO、ASTM、DIN、GB、BS、JIS…等, 还有企业标准、行业标准等,这些标准中一般都对试样制样及试验方法都有严格的规定,我们可以根据试样及试验方法的不同设计不同的夹具。对于特殊试样(成品及半成品的)使用的夹具,主要根据试样的形状及材质设计夹具。
②夹具本身没有固定的结构(如金属丝可采用缠绕方式夹紧,也可采用两个平板夹紧,金属薄板试样可采用楔形夹紧方式,也可采用对夹夹紧方式),这和主机有明显的区别。主机国内、国外的大同小异,而夹具国外的、国内的区别很大,不同公司间也有大的区别。这主要取决于公司的整体水平,设计人员的经验的积累。国外的夹具,如INSTRON、MTS、ZWICK等公司的夹具一般做工细致,可靠性较高,但价格较高,橡胶拉力试验机置换,处在市场;而我们的夹具,由于涉足行业广,在国内的市场份额大,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取代部分国外的夹具,处在中市场。但在一 些新材料、特种材料用夹具上,国内与国外水平还有一定差距。
③夹具本身就是一个锁紧机构,我们知道机械上的锁紧结构有:缧纹(即螺纹,螺钉,螺母)、斜面、偏心轮、杠杆等,夹具就是这些结构的组合体。试验机用夹具在结构上没有固定的模式, 根据不同的试样及试验力大小,在结构上差别很大(大试验力的试样一般采用斜面夹紧结构,随试验力的增加,夹紧力随之增加,台肩试样采用悬挂结构等),如果夹具按结构划分,可分为楔形类夹具(指采用斜面锁紧原理结构的夹具)、对夹类夹具(指采用单面或双面螺纹顶紧原理结构的夹具)、缠绕类夹具(指试样通过缠 绕方式锁紧的夹具)、偏心类夹具指采用(偏心锁紧原理结构的夹具)、杠杆类夹具(指采用杠杆力放大原理结构的夹具)、台肩类夹具(指适用于台肩试样的夹 具)、螺栓类夹具(指适用于螺栓、螺钉、螺柱等测试螺纹强度的夹具)、90°剥离类夹具(指适用于两试样进行垂具,直剥离的夹具)等。这些夹具的结构各有各的优缺点,例如:楔形夹具,初始夹紧力小,潼南橡胶拉力试验机,随试验力增加。夹紧力随之增加。对夹夹具,初始夹紧力大,随试验力增加。夹紧力随之减小。
以上重庆欣晟泰为您提供参考,欢迎来电垂询。
拉力机、拉力试验机的计算公式:
1. 哑铃状试验片之截面积=厚度(cm)×平行部分宽度(cm)1KG≠9.8N
2. 拉力强度TB(Kg/cm2)=上线拉力(Kg)F/试片截面积(cm2)A
拉力强度Mpa(N/mm2)=上线拉力(N)F/试片截面积(mm2)A
3. 伸长率EB(%)=()断裂时标点距离L1-原标点距离L0)/原标点距离L0×100%
4. 粘着强度TF(Kg/cm2)=剥离的上线力(Kg)F/试片宽(cm)b
粘着强度TF(N/mm2)=剥离的上线力(N)F/试片宽(mm)b
5. 撕裂强度TS(Kg/cm2)=上线拉力(Kg)F/试样厚度(cm)t
撕裂强度TS(N/mm2)=上线拉力(N)F/试样厚度(mm)t
6. 拉应力Mn(Kg/cm2)=特定伸长率时之荷重(N)F/试片截面积(mm2)A
拉应力Mn(N/mm2)=特定伸长率时之荷重(N)F/试片截面积(mm2)A
(此处Mn之n系表示特定伸长率(%),例如M300系表示伸长率300%时之拉应力)。
7. 伸长率(%)=伸长量/原长(夹口间距)*100%
8. 试验结果之数目:试验片规定4个,但不足时,可采用3个,甚至2个,在此情况下,须要注明试片数。
9. 拉力机计算公式:抗拉强度不伸长率:抗拉强度不伸长率,依测定值之大小顺序排列。其为S1、S2、S3及S4,而依照下列计算:a.试验片4个 时:TB或EB=0.5S1+0.8S2+0.1(S3+S4)b.试验片3个:TB或EB=0.7S1+0.2S2+0.1S3c.试验片2个:TB或EB=0.9S1+0.1S29.3抗应力:拉应力由测定值之平均值表示之。记录:在试验结果表上,必须记录下列各项: A.抗拉强度(Kg/cm2)、伸长率(%)、拉应力(Kg/cm2)。 B.试验机之能力(容量)。C.试验片之形状及试验片号。D.试验温度。E.其它必要事项。
以上重庆欣晟泰为您提供参考,欢迎来电垂询。
您好,欢迎莅临礼智鑫,欢迎咨询...
![]() 触屏版二维码 |